Archive for the ‘Trips’ Category

Mimi

Mimi,这次旅途的埃及导游,一个在上外学过中文的穆斯林埃及姑娘。

每天围着很配衣服的头巾、还会说“怎么办?凉拌”这种中文俏皮话,说到什么总是哈哈大笑的爽朗姑娘。当然也会有些想占小便宜,难免的的小问题。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她努力保持着中国的手机号和中国银行账户各种中国的connections,然后还在讨论要在香港开个公司弄个美元账户,利用起她能access到中国无敌便宜的货源要开个网店卖货。对比着十余年只会安稳乙方打工的我俩而言,何伟笔下的“机敏的埃及人”刷的就鲜活起来了。

当世界都还没醒的时候

整个旅途里印象最深的两个瞬间,一个是抢在8点半一开门的时候冲入罗马的Roman Forum,一个是早上6点多跑到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广场。意大利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感时光感的地方,而游客如织的时候不管是斗兽场还是梵蒂冈都更多是旅游景点而已。只有在世界还没有醒来的这两个瞬间除外。

20160614_073046028_iOS

当身边没有其他游客的熙熙攘攘的时候,置身于那个荒废了2千年的Roman Forum,看着身边一座座或高耸或倒塌的石柱,就像电影镜头里一样,自己置身不动,然而周围的一切像超级倒带按钮一样,倒下的建筑一点点的重新立起,斑驳的壁画恢复颜色,面目不清的雕刻再度棱角分明。最后回到2千年前,一群罗马公民在广场上讨论着这个城邦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镜头由正面缓缓拉起变成俯拍。

20160621_041509689_iOS

再换到米开朗基罗广场俯瞰佛罗伦萨,从一千多年前大教堂拔地而起,然后圣十字大教堂,然后乌菲兹美术馆,然后一座座小桥横跨阿诺河,桥上盖满商铺又慢慢拆除。也许有的城市几百年来就没有太多的变化。

历史这么长,这么慢,每个人的选择又算得了什么,自己那点忧心事不值一忧。

米兰和科莫湖之间有多远?

前两天看到一则朋友圈“你的行动体现出你的想法,嘴上怎么说都不作数。”一下子说到心坎里去了。而且一下子击溃了很多心里的自我安慰,时不时安慰自己说自己是个很孝顺的孩子花很多时间在父母身上,是个关注健康的人,是个爱读书的人。心里想着想着,即使未能付诸行动也就心安理得的睡去了。

老婆回港,剩下一个人旅行的时候,最适合的事情大概就是思考人生的意义了。从那个人人都衣着光鲜的所谓亚洲金融中心出来,也是拜其所赐能这么轻松负担这样的旅程。今天的行程更是从另一个Materialism requires no apology(Lonely Planet语)的城市米兰出发,半个小时就到了Como Lake岸边。湖光山色,阳光热烈地刺眼。一到湖边最先映入眼帘除了一排一排的游艇之外,更是呆坐在树荫下的情侣和在草地上的一件件比基尼。湖中不远便是两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荡着小舟钓着鱼。不用说地球那一边的香港,就连短短三十分钟之外的米兰和Como都能如此不同。

我猜人在选择生活态度的时候,在物质主义和简单生活之间都不会轻易抉择下来吧。写字楼里的律师一边写着招股书一边想着阿尔卑斯山角的湖光山色,而晒完太阳爬起来的年轻姑娘也会想要隔壁那个游客身上的爱马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但又是一个每个人都要不断尝试回答才能在更多的日子心满意足地睡去而不去艳羡他人的生活,所以只能一步一步地去尝试。希望在刷卡的时候不用去那么心疼,那么久再努力工作一点;觉得一个又一个的通宵不能justify离开家人离开自己兴趣的时间,便再缓下来一些。而且大概只有经历过跷跷板的两端,再一点一点移往中间而停留下来的点才是真正稳定的平衡吧。

印度之行

    回到香港都3天了,心里却老能回闪出离开印度前的最后一个画面。德里火车站前,街灯昏暗,路上黑漆漆的不知是何处的污水,喇叭声叫卖声响成一片。这一切都跟香港是相反的,跟这个干净明亮守秩序的社会相反。不过当适应了那样的印度之后,我竟有些对这种千人一色(西装),不断重复上班下班的中环感到一丝不安,有些怀念德里的那种混乱和生机。

    言归正传,个人觉得印度还是很值得去一下的,下面奉上一些衣食住行的干货。

    行程:这次去了8天,Delhi, Varanasi, Agra, Jaipur四个城市,主要都是北印度一些文化看点,南印度和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部分大概又是另一种感觉吧。全程的亮点当然是Varanasi的恒河岸边和Agra的泰姬陵,一个给人带来“世界上居然有人是以这种状态生活”的文化冲击,一个让人有“400多年前的人类居然就创造出了这么精美绝伦的建筑”的瞠目结舌感。坦白说看过泰姬陵之后,其他印度王朝建筑都变得可去可不去,大概“曾经沧海难为水”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吧。所以如果行程短的话,刷个恒河,刷个泰姬陵,再随便在Agra或者Delhi看两个其他建筑大概就可以了。Jaipur完全可以略过。

    :城市之间的交通火车是主流,据说比较好的车厢AC1之类条件还是不错的。不过真心得早点订票才行,我们原来计划的好几段旅程结果都因为排Waitlist没排到,被迫改了其他方式。买火车票就去印度火车的官网买就好,虽然它要求印度手机才能注册,但外国人可以通过发护照扫描件给客服跳过这一环。

    不过考虑到印度火车晚点严重,其实建议10个小时以上的行程还是飞机靠谱。印度国内航线发展成熟,飞机票也便宜,热门线路上早中晚很多班次可以选。

    包车也是一个选项,尤其是金三角这种热门成熟线路。我们这次在金三角的4天3夜就是包车游,13000卢比(1300RMB)。由于因此出行灵活性大很多,而且可以做一些专门开10来公里去城市另一头刷Tripadvisor排名最高餐厅的事,又正好4人同行分担费用,因此觉得是非常划算。大概这几程4个人的火车票加起来也大概有这个价了吧。

    衣:9月底虽然不用受雨季之苦,但气温还是颇热的。行程最后2天最高温都到了38度,真是从车里出来没多久人就要怂了。有攻略推荐要带长裤,以便进入宗教建筑方便。但我的长裤在我在33度的德里煎熬一白天之后,就被果断地扔入箱底。需要长裤的宗教建筑门口都有各种围裙提供,围上一圈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去了。

    :印度的饮食卫生的状况是远近闻名地差,不断地听到有人到了德里第一天吃坏了肚子,之后每天都只能在厕所边待命的惨烈故事。此次印度旅行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不要吃坏肚子,而且看来只要老老实实喝瓶装水不吃街边小餐厅,连我这么柔弱的肠胃也能安然无恙的。

    此行餐饮的最大亮点是Agra的Oberoi酒店的一顿午餐,让我颇体会到咖喱原来可以香地这么有层次,让之后的每一顿咖喱都相形见绌。而且5星级酒店餐厅吃一餐饭也不过250RMB左右,觉得还是颇值得的。另外,印度人做的西餐就真心不咋地,某天试吃Tripadvisor上当地排名颇高的西餐厅,结果上来黑乎乎一坨,让人失望。

    住:大部分都是按着Tripadvisor上排名高的定,基本不会有错。不过话说Varanasi有些恒河岸边以恒河为卖点的住处,其实颇有些不值,因为终究你并不会整天在房间里瞅着恒河。只要离恒河不远,交通还算方便,不用为了所谓的“河景”多付那些钱。另外,Varanasi因为许多住处都在恒河附近的小巷子里,出租车到不了,而如果出租车不到基本上靠游客在充满牛粪狗屎的小巷子里找到住处还颇不容易,所以建议要客栈老板来机场接机更靠谱。

    其实印度旅游的攻略还颇多的,以上大概就是一些攻略上不太常见的细节吧。

恒河岸边

 20150929_011338492_iOS  

    瓦拉纳西的半夜,恒河就在眼前就在脚下。岸边早已无人,可大大的探照灯还是打地通亮。胡乱的猜测这是不是要给轮回重生的人指明回到圣河的方向,而不是亮给此岸的人。

    对印度是充满好奇的,想用自己的眼睛和双脚感受一下这个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是中国复刻版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同样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同样人口泱泱,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同样在寻求着自己的“复兴”。

    几天下来,很多曾经在书本上的抽象概念,都变得明晰起来。所谓的多样化,变成了在德里小小十分钟车程的范围内,集中了城内最大的清真寺,印度教神庙,锡克教神庙,和基督教教堂。大家都似乎相安无事。所谓的贫穷,变成了瓦拉纳西恒河岸边的牛羊粪便,和在牛羊粪便一尺之外在圣河里沐浴洗衣的人,以及在德里城内30分钟的出租车只要3美元的令人咋舌的低物价。

    经过几天,我想我是喜欢印度人的。他们勤奋努力,像中国人一样,短短一程Uber,司机都要跟你谈他能改变城市交通的宏达想法以及商量跟你倒卖一加手机在印度牟利。他们善良,在地铁站里随口问一句某个车站应该在哪里转车,结果一拉二,二拉三,变成一大堆人在德里地铁图前帮着一个外国人找一个小小车站。他们有正义感,数次排队时见到有人试图插队,总有人马上跳出来把插队者拉倒队尾。他们热情,对新奇的外国人总是报以直勾勾的的目光。而且若是皮肤白皙的女性,在印度简直享有明星版的待遇。我想,凡是能有延续数千年文明的地方,他们的人民都是有格外有力的特质来让这个文明无论经历战火或外族入侵都能延绵不断。

    但实话实说,有些东西我也真心无法同感。我以为去过越南柬埔寨,印度无非只是差不多等级。但真心到了瓦拉纳西,有太多场景让我生理上难以接受。在恶臭的河中沐浴,在树枝搭建的贫民窟内生存,与“神牛”和“神羊”以及没那么神圣的野狗一同相安无事的生存。说实话,我觉得这些真的不是人类可以生存的地方。在德里见了一个在纽约读法学院的同学,其实我想直白的问“在经历了纽约之后,你怎么能回到(印度)这样一个世界呢”,当然,这个问题到嘴边换成了“你会想当初要能纽约有多好吗?”。出乎意料,这个同学很甘之若素的觉得现在回到印度的机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好,而且(暗示地)表示,他觉得德里的条件挺好的。

    我也无法同感他们对于宗教和世俗的态度。印度是个宗教大国,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基督教,佛教。几乎没有人不信教。但是他们对待宗教似乎是一种惯性而已,在传说中神圣的恒河岸边夜祭的观众席上。几乎没有看到一张相当于拉萨寺庙前祈福人的虔诚。说句不敬的话,这个每夜都在不断上演的夜祭,似乎在他们眼里只是一场光亮的广场舞。饭后坐在这,听听音乐,仅此而已。我想坐席变不断穿梭的叫卖亮闪闪小玩具的商贩也在佐证这一点,就跟国内晚饭后城市广场那些小贩一样,卖的也是一样的东西。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别人都城堡海滩的时候,我为什么要来这么个给自己寻不开心的地方。但是我想在我还没现代城市生活宠坏之前,亲眼亲身体验到印度也算是值的。

    午夜11点半,瓦拉纳西的北侧突然燃放起烟火,短短十数发,夜空又归于平静。隔壁楼想起了轰隆隆的柴油发电机的响声~